越剧敲头场
的笃班及绍兴文戏时期,开演前敲锣打鼓以招徕观众的一种形式,因当时多在乡村演出,非锣鼓不足以吸引看客。
分文头场、武头场两种,的笃班时期多用前者,绍兴文戏时期多用后者。文头场用“绍敲”,即用绍剧响器与绍剧锣鼓经,响器有鼓板、大鼓、大钹、大锣、小锣、水镲等,锣鼓经由〔三帽头〕、〔火炮〕、〔水底锣〕、〔吞头〕、〔阴锣〕等组成。武头场敲“京敲”,即用京剧响器与京剧锣鼓经,响器有鼓板、京鼓、京锣、大锣、小钹、小锣等,锣鼓经由〔急急风〕、〔走马锣鼓〕、〔冲头〕、〔抽头〕、〔小锤半〕、〔马腿〕、〔水底鱼〕、〔收头〕等组成。
两种头场相比,后者更热烈火爆,故称前者为“文”、后者为“武”。由乡村进入城镇剧场后,敲锣打鼓显得噪声太大,乃改用京剧曲牌〔夜深沉〕代替“敲头场”。建国后,剧场艺术日益发展,“敲头场”遂告绝响。
分文头场、武头场两种,的笃班时期多用前者,绍兴文戏时期多用后者。文头场用“绍敲”,即用绍剧响器与绍剧锣鼓经,响器有鼓板、大鼓、大钹、大锣、小锣、水镲等,锣鼓经由〔三帽头〕、〔火炮〕、〔水底锣〕、〔吞头〕、〔阴锣〕等组成。武头场敲“京敲”,即用京剧响器与京剧锣鼓经,响器有鼓板、京鼓、京锣、大锣、小钹、小锣等,锣鼓经由〔急急风〕、〔走马锣鼓〕、〔冲头〕、〔抽头〕、〔小锤半〕、〔马腿〕、〔水底鱼〕、〔收头〕等组成。
两种头场相比,后者更热烈火爆,故称前者为“文”、后者为“武”。由乡村进入城镇剧场后,敲锣打鼓显得噪声太大,乃改用京剧曲牌〔夜深沉〕代替“敲头场”。建国后,剧场艺术日益发展,“敲头场”遂告绝响。
越剧知识
- 越剧毕派2019-01-26
- 越剧狂欢节让你梦成真2019-01-26
- 越剧音韵2019-01-26
- 明晚《百年流声》上海、嵊州两地...2019-01-26
- 华东六省一市"红灯杯"戏曲演员歌...2019-01-26
- 越剧古装衣2019-01-26
- 越剧老生2019-01-26
- 越剧虚实结合型布景2019-01-26
- 越剧水袖2019-01-26
- 中国越剧百年诞辰碑记作者简介2019-01-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