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
首页 > 戏剧 > 戏曲知识 > 正文

安徽琴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历史

安徽琴书 : 也叫 “ 淮北琴书 ” “ 泗州琴书 ”。流行于安徽省淮河 、涡河两岸及合肥等城市。一般认为是由鲁西南传入泗县后 与当地老凤阳歌等小调结合而成。与山东琴书,徐州琴书有一定的血缘关系。一至数人演唱,伴奏乐器有扬琴、坠胡 、三 弦 、琵琶擅板。曲调有慢板(四句牌子)、悲调(苦条子) 、流水、垛子、凤阳歌、流水连句(包括大连句 、小连句 、贯口 连句) 。传统曲目有《 说唐 》、《反唐 》等长篇 ,《水漫蓝桥》、《十把穿金扇》等中篇,《 鹦哥对诗》等短篇。解放 后有不少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, 如《 雷 锋 》 、《 烈火金刚》等 。

本文《安徽琴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历史》地址:https://www.xiquwenhua.com/xiju/zhishi/367.html

上一篇:淮北花鼓戏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历史 下一篇:二夹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历史
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