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
首页 > 戏剧 > 戏曲知识 > 正文

凤阳花鼓戏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历史

凤阳花鼓戏,也叫"卫调花鼓戏"。凤阳花鼓戏和花鼓灯、凤阳花鼓(当地又叫“双条鼓”)被统称为“凤阳三花”。花鼓戏又称卫调,流行于原凤阳长淮卫一带(今属蚌埠)。清中叶以前,凤阳这一带都是先玩花鼓灯,然后坐场唱卫调(即唱花鼓戏),故有“上班鼓、下班戏”之说。

花鼓戏的唱腔,说唱性强,但曲调规格不严。

花鼓戏传统剧目经常演唱的有《罗鞋记》、《压裙记》、《琵琶记》、《东回龙》、《西回记》、《大隔帘》、《小隔帘》、《宝莲灯》、《斩窦娥》、《雁门关》、《小书房》等七十余出。

本文《凤阳花鼓戏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历史》地址:https://www.xiquwenhua.com/xiju/zhishi/348.html

上一篇:安徽目连戏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历史 下一篇:庐剧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历史
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