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央戏剧学院上演的话剧《梁祝》让人出乎意料
不可否认,坐在剧场的第一眼,《梁祝》的景还是出乎我的意料。出奇的简洁:大面积绿色的竹帘,中间和侧幕边的几丛荷花,没有别的“噱头”了。我将注意力放在了剧情上……
渐渐地,我感受到了布景的力量,这种力量不是透过第一眼炫目的色彩和造型,也不是“暴力”地抢戏,而是服务于剧情又参与了剧情。
几扇竹帘稍一挪移,就置换了空间,既可当作舞台空间感的隔断,同时又可作祝英台躲避马文才的门;既可当窗,又可作屏风,就连那丛静若处子的荷花,也烘托了浮夸闲不住的某公子的性格。“模糊性”使得这台布景具备一种意境,犹如写意的中国画,旨在留给人大量的想像空间,而这,正是梁祝的爱情故事给现代人的氛围。
当时,我心里就在感叹了:“真是花心思了!”我看过边文彤在《谁爱谁,爱谁谁》中的舞美,觉得她非常擅长以最少的布景表现最多的场景,而且极具功能性。后来,我与她谈及梁祝的这个舞美时,她的话也正印证了我的猜想,她确实为这个设计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。将俞丽拿的《梁祝》听了一遍又一遍,寻找感觉,最后采用绿色的竹帘来表现那一片烟雨湿绿的江南,“我觉得意象化的景最好,只用一些小部件比如书案什么的来点明,如果弄个具象化的草桥、亭子那肯定是不对的。”边文彤说。
梁祝是经典的中国爱情故事,它的美在于发生在典型的中国文化背景下,而用一个字来概括中国文化,我认为是“意”。传统的中国画从来不苛求人物比例的精准不精准,而重在“留白”,而古体诗我最爱字简意深的绝句。能用一个字说清,绝不用两个字;能用一笔传神绝不多描第二笔,话剧《梁祝》舞美采用了简约风格,确实是摸准了脉。
繁复容易简单难,正如喜剧总是比悲剧要难拍。在艺术创作上,做减法要比做加法难得多,不仅考验的是创作者的艺术功力和文化底蕴,还在于创作者的心态与人生观。在生活中抓不住重点、舍不得放弃的人,在艺术上一定难以做到简约。
边文彤是个非常真诚又干脆直爽的人,她会放弃熟悉的工作去耶鲁求学,她会不计忙累和利薄去做自己热爱的小剧场话剧,写到这儿,我不由地想起初识边文彤她对我说过的一句话:“我在借作品与朋友们交流分享。”再美的布景,再精的作品,真正有魅力的还是后面的那个人。(雷云)
戏剧导航
戏剧推荐
- 不惑之惑 杜镇杰的粉墨情缘2002-08-19
- 主演韩再芬劳累过度导致嗓子出血2002-10-10
- 郝安家2014-09-29
- 方言话剧《大潮商魂》汇报演出2014-10-17
- 话剧《圣诞惊魂夜》上演2009-12-14
- 《偶人记》闯入香港“新视野”2002-11-07
- 明星制与话剧艺术是否矛盾?2012-06-22
- 零距离话剧《初恋进行时》2009-08-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