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剧《油漆未干》:聚焦人物内心,考验人性道德
《油漆未干》是一部法国喜剧,编剧勒内.福舒瓦(René Fauchois),由欧阳予倩根据英文剧本翻译,原名"The Late Christopher Bean",1934年中文译本首演。中央实验话剧院(1983)、北京人艺(2004)、中央戏剧学院(2005)等都演过这部戏。
它在中国被称为“世态”喜剧,这部戏里有很多辛辣的讽刺,但它不是果戈里《钦差大臣》那样的“讽刺喜剧”;它有许多抒情的地方,但又不能称之为“抒情喜剧”,它有许多通俗的笑料,但也不能称为“通俗喜剧”。将其定名为“世态喜剧”,这个“世态”不能简单解释为世态炎凉,这里有更多的含义。
它包含对待生活的态度;对待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态度;对待金钱以及对待艺术的各种错综复杂的观念与态度。这个戏在80年的流传过程中,严谨的戏剧结构,接连不断的悬念和鲜明的人物形象,在笑声中深刻地揭示了那种复杂多样丰富多彩的“世态”。
黑格尔的戏剧理论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,就是:戏剧归根到底并不来自于客观外在的世界,而是来自于主体的内在心情。在人物灵魂受到煎熬这一点上,古典戏剧和现代戏剧,东方戏剧和西方戏剧是相通的。
广受外界好评
本剧受到广泛好评,是通过情节艺术,煎熬了葛医生的灵魂,表现了人物性格。剧场效果最好的地方,甚至可以说打动人心的地方,并不是情节进展中制造悬念或者揭开悬念的地方,而是令人信服地表达了人物痛苦心情的时刻。
秉承艺术传统
这是一部充分显示了欧洲戏剧两千多年情节艺术传统优势的作品,它所提供的审美资源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于这一欧洲戏剧的古老传统。 生活平静的葛医生逐渐被一个发财的希望激起来、行动起来,在剧情发展到高潮时,他几乎丧失了自己一向珍惜的廉耻感,近乎于疯狂,而这一切都发生在自家的客厅里。
人物特征鲜明
在让人物行动起来的时候,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鲜明特征,这就是:它不是把人物一下子扔进“坑”底里看他爬,而是一次又一次让他跌入更深的“坑”里,看他挣扎。
本剧在中国一共演出了八个版本,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在欧阳予倩先生的版本基础之上,把背景移到了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天津,以契合当代观众的审美习惯和天津人艺的演出风格,用天津特有的风格重新演绎了这个故事。此次津版排演,特别邀请了我国著名导演周寰执导。
油漆未干
6月16日19:30
6月17日19:30
6月18日14:30
戏剧导航
戏剧推荐
- 《溪口往事》有望走进台湾2009-09-09
- 实景话剧《父亲·李大钊》首演2011-05-18
- 话剧《爱情失格》将在北京繁星戏...2016-11-29
- 成都本土原创话剧《貌似疯狂》加...2010-11-13
- 湘派话剧《上九,亢龙有悔》9月上演2009-08-20
- 刘兰芳:用优秀艺术感谢伟大时代2008-12-16
- 昨夜看他们说相声2001-11-23
- 话剧《清明》即将公演2019-04-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