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丽华(评剧旦角) 评剧旦行演员 张丽华(评剧旦角)
张丽华,女,评剧旦角。葡萄红之女。
17岁加入黑龙江省评剧团任主演,由于她自幼受到父亲葡萄红和姐姐张蕊华的艺术熏陶,后来又拜师碧月珠为师,她继承朴实的“大口落子”的演唱风格,为张丽华的艺术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张丽华的嗓音宽广明亮,豪情奔放,在和评剧音乐工作者的长期合作中,在唱腔改革和演唱技巧上均有所建树,又经过多年的舞台实践,逐步形成了自己刚劲明快、深情豪放的艺术风格。张丽华在《花魁》、《移花接木》、《打狗劝夫》、《珍珠衫》、《王少安赶船》、《张羽煮海》、《桃李梅》众多评剧传统剧目和新编历史剧目中成功扮演了栩栩如生的青衣、花旦、小生人物形象。1953年,她主演的《雨过天晴好前程》,参加了东北区汇演并获得奖励。1959年在国庆十周年之际,她在《八女颂》一剧中扮演主要角色胡秀芝,为了准确地刻画出抗战女英雄崭新的精神面貌及生动的音乐形象,张丽华和音乐工作者一起,对评剧的传统唱腔进行润色、加工、改革,使之出现了新情调、新韵味,获得一致好评,此剧在1960年参加了北京举办的全国现代题材戏曲汇演。1964年为了演好大型评剧《岭上春》中女主人公英妮丽,掌握鄂族妇女粗犷泼辣的个性,她深入少数民族体验生活,和鄂族同胞同吃同住同劳动,下工回来为百姓演唱,张丽华在剧中的深情演唱和表演获一致好评,被赞扬为“把英妮丽演活了”。在随后的舞台生涯中,她有先后排演了《江姐》、《桃李梅》、《张羽煮海》等数十出新戏。
张丽华在1985年调到黑龙江省艺术学校评剧科任教,为评剧艺术事业精心培养着下一代评剧人才。
2013年在哈尔滨去世,享年80岁。

出生:1934年,农历甲戌年
逝世:2013年8月26日,农历癸巳年七月二十日,晚
人物分类
评剧 旦行演员
17岁加入黑龙江省评剧团任主演,由于她自幼受到父亲葡萄红和姐姐张蕊华的艺术熏陶,后来又拜师碧月珠为师,她继承朴实的“大口落子”的演唱风格,为张丽华的艺术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张丽华的嗓音宽广明亮,豪情奔放,在和评剧音乐工作者的长期合作中,在唱腔改革和演唱技巧上均有所建树,又经过多年的舞台实践,逐步形成了自己刚劲明快、深情豪放的艺术风格。张丽华在《花魁》、《移花接木》、《打狗劝夫》、《珍珠衫》、《王少安赶船》、《张羽煮海》、《桃李梅》众多评剧传统剧目和新编历史剧目中成功扮演了栩栩如生的青衣、花旦、小生人物形象。1953年,她主演的《雨过天晴好前程》,参加了东北区汇演并获得奖励。1959年在国庆十周年之际,她在《八女颂》一剧中扮演主要角色胡秀芝,为了准确地刻画出抗战女英雄崭新的精神面貌及生动的音乐形象,张丽华和音乐工作者一起,对评剧的传统唱腔进行润色、加工、改革,使之出现了新情调、新韵味,获得一致好评,此剧在1960年参加了北京举办的全国现代题材戏曲汇演。1964年为了演好大型评剧《岭上春》中女主人公英妮丽,掌握鄂族妇女粗犷泼辣的个性,她深入少数民族体验生活,和鄂族同胞同吃同住同劳动,下工回来为百姓演唱,张丽华在剧中的深情演唱和表演获一致好评,被赞扬为“把英妮丽演活了”。在随后的舞台生涯中,她有先后排演了《江姐》、《桃李梅》、《张羽煮海》等数十出新戏。
张丽华在1985年调到黑龙江省艺术学校评剧科任教,为评剧艺术事业精心培养着下一代评剧人才。
2013年在哈尔滨去世,享年80岁。

出生:1934年,农历甲戌年
逝世:2013年8月26日,农历癸巳年七月二十日,晚
人物分类
评剧 旦行演员
评剧名家
- 张晓梅 评剧生行演员 张晓梅2019-01-27
- 筱俊亭(张俊亭、张忠善、花俊亭...2019-01-27
- 曹露双 评剧旦行演员 曹露双2019-01-27
- 李少岩 评剧生行演员 李少岩2019-01-27
- 刘立明 评剧生行演员,评剧丑行演...2019-01-27
- 花淑兰 评剧旦行演员 花淑兰2019-01-27
- 马泰 评剧生行演员 马泰2019-01-27
- 贺飞 评剧音乐工作者 贺飞2019-01-27
- 新凤霞(杨淑敏) 评剧旦行演员...2019-01-27
- 杨亚卿 评剧旦行演员 杨亚卿2019-01-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