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岁的高苍健“架子花脸”的京剧梦
他今年只有19岁,不同于绝大多数同龄人,他不上网、不泡吧、不蹦迪……如果他告诉你,他连电影院的门朝哪开都不知道,你一定要相信,因为这绝非夸张。可是他的心灵手巧又绝非同龄人,尤其是同龄男生所能比,他会“女红”,能画精致脸谱,会做精美的盔头……这一切,均源于他心中的京剧之梦。这个梦从他在襁褓中一直延续至今,从未有过变更。“执着”与“热爱”的含义,已不需要赘述。
他叫高苍健,是大连京剧院的一名演员,是杨赤大师亲收的徒弟,是一个心怀国粹梦并立志为之奋斗终生的“架子花脸”。
四月初,阳光尚好,刚从北京参加完魅力春天青年演员擂台赛的高苍健,一身中式对襟衣裳、一双内联升布鞋,手拎专程从北京买回来的两包茶叶,哼着京剧唱腔,走进记者视线。
1岁:京剧是他的安神曲
高苍健出生在哈尔滨一个普通家庭,家中并没有谁是戏迷,谁也说不清他的这个爱好源自何方。他1岁时,虽然话还说不明白,可一听电视里播放京剧就不让换台,换台就哭,一听就安静下来,你不得不感慨,似乎冥冥中早有注定。无论怎样,家人算是找到一个哄孩子的捷径,干脆去卖音像的地方询问是否有京剧录音带。
“家人都不懂,店家随便给拿了一盘,恰巧是方荣翔的花脸。”高苍健说,这本录音带,就成了他临睡前的安神曲。
京剧=安神曲?这真的让人很难想象,可小小的高苍健,一听就是几年。3岁时,不满足于仅听而已的他,被家人送到沙忠信老师那里学戏。
高苍健回忆,当时老师对他的要求真很严,感觉比对别的学生都严得多,那时候他想不通,可也不敢说啥,就是埋头苦练,学唱、练功……丝毫不敢马虎。
想象一下,一个年仅3岁的娃娃,板腰、板腿、疼的龇牙咧嘴,眼见着一起练功的人都休息了,他还在被“加练”,这情景多让人心疼。可高苍健的坚忍早在幼年就让人吃惊,纵使再累、再辛苦,他都咬牙扛着,从来没打过退堂鼓。“等后来明白事儿了,才知道这是老师看我是块材料,给我加小灶呢。”谈及此,高苍健感慨中充满了感激,正因此,他的基础功底打得格外扎实。
8岁:为梦想直奔大连而来
8岁,开始考科班了,当一起学戏的其他同学纷纷选择北京、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时,高苍健却直奔大连而来。说到这里,想问大家,你第一次心中有了偶像时是几岁?可能很少有人会回答是在五六岁时,可高苍健是,而这个偶像不是别人,正是咱大连的骄傲杨赤老师。彼时,他从电视上看完一出《西门豹》,“杨赤”这个名字便深深的印在了他的脑海。高苍健选择大连的不二理由就是“杨赤老师在这里。”
但当时百密一疏,险些一腔热血付诸东流高苍健错过了大连艺术学校的招生报名时间,“幸亏我有一位叫高鹤年的引荐人,直接把我带到杨赤老师跟前了。”高苍健回忆,当时自己在杨赤面前表演了两段,接受偶像的亲自考验,“看完杨赤老师说行,就给校长打了个电话。”高苍健这才如愿以偿,对此,高苍健说,自己一路学戏走来尽遇到贵人了,也正是有这些热心人的帮助,他才有了今天。
那时候高苍健的目标就很明确,偏爱架子花脸的他,在学校学习各项基本功的同时,将自己的休息时间利用起来,跟着录像反复学、反复练。此时家人对他梦想的支持再次显露无遗,当高苍健只身一人在大连学习一年后,父母放心不下这个不到十岁的小娃娃,放弃了在哈尔滨的工作,来大连打工。一家人租房、日常开销能省则省,可就这样,高苍健仍面临着交不上学费的窘境,只能靠亲戚资助。不是没有人劝他别干了,可高苍健从来没说过一句放弃,铆足了劲儿要学出点样来。
天道酬勤,比别人更多更辛苦的付出,让高苍健在后来大连京剧团来挑人时,在30多名同学中脱颖而出,被“择优录取”。
18岁:拜师杨赤的梦终于圆了
进团后,原本就痴迷京剧的他,从此更将自己全身心投入到京剧中去,戏里戏外,“古典”与他已经很难分开了。
他喜欢一切古典的东西,身上的衣服是特意买了料子找人做的中式对襟便服,脚上永远都是“内联升”的布鞋,爱喝茶,生于哈尔滨,成长于大连,却一口地道的京腔,原因只是“喜欢”。有时候外人看着他有些冷,接触下来却发现这小伙子对谁都一腔热忱,颇有他所扮演角色的侠义风范。
而真正圆了自己的拜师梦,是在高苍健18岁那年,“2012年12月4日!”高苍健的脱口而出印证了他的记忆之深,那是杨赤老师头一次收徒,高苍健和其他五个师兄向杨赤老师正式庄重拜师,梦圆的那一刻,高苍健内心的澎湃与激动已无法用语言形容。
“拜了师之后觉得责任更重了,要学的更多了。”激动之后,高苍健陷入深深地思索,“我不能给师傅丢人。”高苍健这样总结自己当时的心路历程,那以后,这个原本就执着的小伙子更加投入到苦练中,“原本没什么事可以休息,现在不能了,一天要有一天的收获。”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。
高苍健告诉记者,目前他们正在准备袁世海老先生剧目的复排,“超越不了,尽最大可能去学、去继承吧。”对袁老先生和师傅的景仰,让他谦虚的有些自卑,也让他责任感倍增,他希望尽自己全部的努力,为这个他挚爱着的事业拼搏一生,“踏踏实实沿着师爷的艺术之路走下去。”拜师梦实现后,高苍健又为自己定下了新的目标。
三句不离戏
高苍健对现代化的东西几乎一窍不通,手机是朋友给选的,电脑是别人给配的,他会做的只是付钱而已,而这些现代化的设备,在他那里,所有用途都跟京剧有关。他不知道自己的手机、电脑有多大容量。
得到允许,记者翻看了他手机中的资料,发现全部都是与京剧相关的资料、照片、视频……朋友给申请了微博,他拿来与戏友、同行交流;平日里不逛街、不K歌,倒是常约三五知己一起吃个饭,聊的内容三句不离戏;他更是让人出乎意料的心灵手巧,喜欢研究京剧的盔头、服装、道具等,纸、胶、铁丝、针线……这些简单的原材料,在自幼就喜欢手工的他那里,诞生出一个个精美的盔头。
京剧推荐
- 中日国粹演绎生死杨贵妃2002-09-29
- 京剧名角沪上“打擂台” 三路人...2010-03-15
- 让世界各地京剧迷都来泰州看戏2014-10-31
- 2011年全国京剧艺术青年演员擂台邀请赛2011-06-12
- 沈阳京剧演员讲述“竹林七贤”的故事2018-06-20
- 四出大戏展张派神韵2010-10-06
- 《中国京剧像音像集萃》录制2015-09-27
- 王珮瑜——一个京剧“奇葩”引领...2018-08-19